思维及其神经机制 认知神经科学
一、思维的概念
1、概念:思维(thinking)是借助语言、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WhatsApp网页版,是认识的高级形式【1】。
2、特征:概括性、间接性、对经验的改组
二、思维的过程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WhatsApp网页版,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即思维过程,又称思维操作(thinking operation)。
: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
三、思维的神经机制
当前对人思维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脑成像技术。如: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等【5】。
思维活动包括思维过程、思维内容和思维形式。正常人的思维活动是三者的统一,而在精神分裂症的思维障碍中,三者的统一遭到破坏而分裂。
病理性思维: 精神分裂症
2、阴性精神分裂症的脑形态学改变
温伯格等人(,Weinberger)报道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有明显的脑萎缩。这表明,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脑缓慢进行性地萎缩着。
3、两类精神分裂症思维障碍脑机制的关系
这两类不同的精神分裂症是否有共同的脑机制呢?
有些科学家认为多巴胺受体亢进和脑萎缩及代谢率降低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有研究表明阴性与阳性精神分裂的诱发电位不同【3】)
知识拓展:
在认知科学中,思维应用研究的另一个新兴领域——就是人工智能。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把人和人造系统作为对象, 对思维的研究极为重视。早在70年代末, 他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为着眼点, 提出建立思维科学体系的主张。他在《中国社会科学》1980 年第6期中提出:我们要把逻辑学扩大为思维学, 包括一部分我们已经研究得很多而且很有成绩的逻辑思维, 还要包括其它的人的思维的过程。这一观点在外国已逐步引起重视。他们是从搞机器人、人工智能这方面考虑的, 搞人工智能、机器人就是搞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理论, 他们叫认知科学。
我们用“思维科学”更确切一点, 就是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以及其它各种思维过程等。后来, 他又阐明了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思维学的三个部分:逻辑思维, 微观法;形象思维, 宏观法;创造思维, 微观与宏观结合。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是手段, 创造思维才是智慧的源泉。他主张人与计算机相结合, 以达到人机结合的大成智慧。并指出:思维和意识是大脑物质运动的产物,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表现。实际上WhatsApp网页版, 复杂性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混沌是有序的基。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 要研究知觉的形成, 关键问题是研究人脑神经系统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4】。
戴汝为
控制论与人工智能专家,云南昆明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工程控制论与最优控制的研究,攻克快速控制的计算难题;最早在国内提出并进行模式识别学科的研究,1981年把统计模式识别与句法模式识别方法。开展了人工神经网络在知识工程中应用的研究,用人工神经网络通过学忆和形象思维,提供了模式描述与知识表达的统一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用物理符号处理、定性物理、可视知识及人工神经网络等综合各种模型的知识系统设计,并在技术上实现。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