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长久以来电子游戏机和PC用户之间从未停止的论战不谈,实际上游戏机和PC在过去四十年间的发展和历程是很相似的。没有那个永远的对手存在,相信彼此也难有现如今的进步和成就。
第一世代 梦回1973年
1972年,世界上第一部用“电视”玩的电子游戏机Magnavox Odyssey(奥德赛)诞生了。奥德赛在北美市场售价100美元,使用媒体为卡带,配件有光线枪。尽管奥德赛没有掀起购买狂潮,于1975年便宣告停产最终全球只售出33万部,但却是家用电子游戏机的鼻祖。
世界上第一部家用电子游戏机Magnavox Odyssey
PC比游戏机起步要早,世界公认的第一部PC诞生于1971年,1973年法国工程师发明的Micral则为首部使用Intel处理器(Intel 8008)的商用个人电脑,当时这颗八位处理器主频只有0.8MHz,内存只支持16KB,放在今天简直难以想象。
Intel处理器8008首次应用于PC当中
第二世代 Atari 2600的兴衰
1977年10月,先后遭受资金不足和出售的Atari 2600正式上市,整个过程主机共花掉了一亿美元的研发费用。1979年Atari 2600成为最畅销的圣诞礼物,1982年Atari 2600颠峰销量800万部,资产从7500万美元增长到22亿美元。由于Atari对于第三方软件开发商完全没有管控whatsapp网页版,导致劣质品在市面充斥,结束了这个世代跟Atari公司的一代江山。
在国内只有极少部分玩家接触过Atari 2600
1980年代,IBM推出以Intel的x86的硬件架构及微软公司的MS-DOS操作系统的PC,并制定以PC/AT为PC的规格。之后由Intel所推出的微处理器以及微软所推出的操作系统发展几乎等同于PC的发展历史,软硬两个巨人取代了IBM在PC主导的地位。
第三世代 漫长的任天堂王朝
1983年,任天堂公司开发了第三世代游戏机Famicom(FC)。FC有一颗理光制造的8位处理器2A03 NMOS,主内存和显存都是2KB,这就是我们常称的红白机,美国称NES。FC在中国有以小霸王为代表的诸多山寨品牌,还有以“超级玛丽”、“魂斗罗”为代表的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游戏,成为电视游戏真正鼻祖,中国许多玩家就是因FC认识和喜欢上了游戏。
SEGA(世嘉)也在1983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子游戏机SG-1000,并不断推出其改良机型Mark II和Mark III,但始终不敌强大的FC。1987年SEGA的Master System和Atari的Atari 7800都是第三世代绝唱,但仍然无法撼动任天堂的FC王朝。
当年在国内如日中天的任天堂Famicom
从SG-1000到Master System最终都不敌FC
Intel在16位处理器的收官之作就是80286,发布于1982年2月,处理器主频最高可达20MHz以上,支持1MB内存,规格上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游戏机。80286的后续替代产品80386于1985年10月面世,将PC从16位时代带入了32位时代。
中国多数资深PC用户都通过80386认识了PC
第四世代 世嘉任天堂两强争霸
1987年后NEC推出了PC-Enginewhatsapp网页版,同年SEGA推出Mega Drive(简称MD也叫过世嘉五代,美国称Genesis)。MD是第一部16位游戏机,表现亮眼迫使任天堂1990年底祭出Super Famicom(SFC,超任)。
MD使用Motorola 68000(7.67MHz)处理器、声音单独用Z80(3.58MHz)处理,是双CPU游戏机采用双64KB内存。而SFC采用了两颗GPU,内存达到128KB+64KB+64KB,最终力压MD和PC-E称霸第四世代。
PC-Engine是第一部使用CD介质的游戏机
Mega Drive丰富了很多铁杆玩家的童年
任天堂当年的王者Super Famicom
Intel i486在1989年问世,主频跨度非常大从16到100MHz都有,国内PC开始逐渐进入家用就是它的功劳。之后1993年第五代处理器被命名为Pentium(奔腾),PC领域开启了漫长的奔腾王朝,得益于蓝色巨人的力量游戏机与PC之间性能的差距越来越大。
intel inside成为迄今为止最为经典的IT产品广告
第五世代 PS赢在乱世
1993年,任天堂和Sony开始合作研发次世代主机。然而两者在储存媒体上产生了争执,Sony希望用CD,而任天堂坚持使用读取速度更快的卡带。最后任天堂单方面终止了合作,被激怒的Sony单独进行“PlayStation计划”。
1994年前后,3DO、SEGA的Saturn(SS、土星)和Sony的PlayStation(PS)集中上市,直到1996年任天堂的Nintendo 64才姗姗来迟。最终凭借强大的软件阵容,PS力压3D绘图稍逊自己的SS和卡带成本昂贵的Nintendo 64,新丁Sony完美胜出。
Sony和任天堂都没想到当时的决定改变了家用游戏机的历史
本有机会称霸业界的Saturn生不逢时地碰上了PlayStation
N64固执使用ROM成本昂贵的卡带是其失败原因之一
从奔腾时代开始,PC硬件开始了稳定的发展时代。处理器经历奔腾II、III两代,AMD也开始逐渐进入PC用户目光中。上个世纪末还进行了一场速战速决的显卡之战,最终NVIDIA和ATI存活了下来,成为目前为止两大显卡供应商。
第六世代 SEGA绝唱 微软登场
相比上代PS用了一两年时间才打下江山,Sony的PlayStation 2基本从发布的那天起就已经胜利了。同期SEGA的Dreamcast和任天堂Nintendo GameCube都因为软件阵容问题迅速败下阵来,一个退出家用主机市场,一个卧薪尝胆准备东山再起。
在PS2的辉煌当中,微软来势汹汹的Xbox用其不输PC的性能和赔钱卖的销售策略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比尔盖茨自己也说,Xbox就是一部砸钱赚人气的产品。Xbox使用奔腾III 733MHz特制CPU和类似于NVIDIA GeForce3的GPU,游戏机和PC配置之间有了更强的联系。
PS2从发售那天开始就所向披靡
Dreamcast是悲情SEGA家用市场绝唱
任天堂的GameCube失败得很彻底
卖一部就赔100多美元的Xbox初代
PC硬件在这段时间是令人沮丧的。性能难令人满意的奔腾4和D高频低能,AMD的产品也没成气候,显卡市场一样乏善可陈。
现世代 性能暴增和体感时代
PS2统治电子游戏机五年后,战争的帷幕由Xbox 360在2005年底率先掀起。大幅进化的游戏画面,不输当时入门游戏PC的硬件配备(3.2GHz处理器、500MB以上内存),当时的游戏机与PC之间的性能被大幅度拉近。称霸游戏机界达十年的Sony由于Blu-ray蓝光光盘与HDMI的规格制定问题,PlayStation 3发售日期整整落后了一年不说售价也高达499美元。
任天堂卧薪尝胆后的作品Wii硬件性能比Xbox 360及PS3弱上许多(几乎与上代Xbox类似),但体感操作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游戏方式,使很多女性和中老年人都开始游玩游戏机,开创了全新的市场。后期PS3和Xbox 360也发售了体感控制器,任天堂只好发布Wii U加强了游戏画面分辨率,支持高清输出,并使用新的游戏控制器。不过新产品由于毫无创新可言,截止到目前为止仍在苦苦支撑。
2013年11月telegram中文版,微软和Sony的后继机种Xbox One和PS4一同亮相,使用前代成熟的设计理念,并不约而同地应用了AMD的APU平台,均采用AMD x86-64 Jaguar架构,8核心内置Radeon GPU,8GB整体系统内存。支持USB 3.0和4K视频输出,这样的配置已经能和不少PC相媲美了。
Xbox 360在全世界范围获得了很大成功
PS3前后共经历三次大的机身设计规格
Wii的体感游戏方式被对手争相效仿
Wii U主推的游戏方式还未被电子游戏玩家接受
Xbox One拥有大受欢迎的Kinect体感设备二代
PS4代表了现阶段电子游戏机的最高性能
经历过死气沉沉的“后奔腾”时代,PC领域迎来了性能飞跃。蓝色巨人Intel在2006年和2009年通过酷睿2和酷睿i系列实现了脱胎换骨,酷睿也继奔腾之后一直沿用至今。而NVIDIA和AMD这对冤家几乎每年都有一次性能暴增的产品,通过高端PC显卡将电子游戏机的性能远远抛在身后。